本文地址:http://999.o068.com/content/18/1126/22/16534268_797437912.shtml 还有一种情况。 有一些请求,其实你是可以接受的。 只是你答应请求是需要一些条件的。 那你请对方补充掉这个条件。 比如,领导让我辅导一个新进学校的老师,教会她如何参加教学比赛。 如果我以“没时间”为由推辞,势必会得罪领导。 领导立即会搬出“学校的规定”、“教育厅的政策”、“老师的操守”等等来和我辩论。 与人交流是一种博弈,如果领导讲出这些,那都会成为他的内心砝码。 当然,哪怕我口才滔天,我可以把上述理由都驳斥了。 这也会极大损害领导的颜面,这也是不利的。 这时,就要采用“条件补足法”。 其实,如果这个新老师有一定资质,我也不那么忙的话,我可以答应这个请求的。 我立即提出,要培训好这个老师讲课,我需要他同我一道去听这个老师讲课,并且我需要一点经费聘请外校专家、组织试讲等等。 另外,我的这个工作必须记工作量。 领导说他没时间,但他愿意给我多记点工作量以做补偿。 有些看似不合理的要求,其实并不是真的不合理。 而是因为我们做这件事,缺乏某些“条件”和“报酬”。 当我们想直接对这种事说“不”时,我们不妨思考下,在什么条件下,我们会说“是”。 至少在领导心中,我是个想解决问题,但有附加条件的能人。而不是一个偷懒耍滑的无能之辈。即便领导还是对我不悦,后一种形象可比前一种要糟糕的多。 实际上,这时一口回绝领导,也不会真正清闲。 领导憋着这口气,说不定会布置更加苛刻的任务下来,最终关系就闹僵。 此时,你提出条件,有条不紊地完成领导任务,其实是一种“聪明的拒绝。” 提出要求,也能让领导有机会思考下,他是不是在强人所难。 真正跑的远的马,一定要学会向主人要草吃。 很多时候,拒绝可以不拉着脸,不说狠话。圆润地处理问题,不动声色地回绝会更好。 那些看似成熟,实际上内心已经给人下跪的人,会觉得你“不懂事”。 他们不明白,维护住自己的自我,这恰恰是聪明。 |
|
来自: 茂林之家 > 《社交/成功/层次》